首 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校务公开 教学科研 德育长廊 教育法规 学校活动 教师风采 家长学校 互动平台
关键字:
校园通知 更多>>
校长信箱
互动平台
家校联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优秀教案

《芦花荡》教学设计

编辑日期:2015-1-22  作者/编辑:俞景明  阅读次数: 次  [关 闭]

《芦花荡》

唐文周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字词。

2、通过品读文章语句,感知人物形象。

3、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提高描写的能力。

4、感受英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品读法

教学工具:班班通等

课时划分: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展示图片)

同学们,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古有北地西湖,现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白洋淀

水域辽阔,几千条水道在浩渺的淀水和一望无际的苇塘里纵横交错、时开时闭。在这风光旖旎的白洋淀,正义的洪流铸就了许许多多有着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大家还记得他吗?(图片展示—嘎子)。机智勇敢的嘎子有着一身的水把式,他识破敌人奸计,救出老钟叔,火烧鬼子炮楼,是当地家喻户晓的抗日小英雄。同样,也是在这片白洋淀里,还活跃着一位更具传奇色彩的老英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芦花荡》,去认识一下这位老英雄。(板书课题)

二、认识作者,检查字词。

(一)作者。

 孙犁,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先后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此派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

(二)字词。

悠闲  寒噤  央告  转弯抹角  张皇失措  打牙跌嘴  飒飒  蹿  仄歪  疟子  提防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复述故事情节。(学生读)请一位学生复述,再请一位学生用一句话概况故事内容。(老头子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失败,为她们报仇的故事。)(板书:护送、报仇)

四、人物赏析。

(一)、初步感知老头子的形象。(图片展示)

     1、请同学们看图片,谈谈对老头子的第一印象。(瘦、精神)

     2、齐读外貌描写的句子。

        提问:刚才同学们读的句子里哪一个字传神地写出了“瘦”的程度?(干)这样“干瘦”的老头子怎样显示出“精神”的?(短短的花白胡子和明亮的眼睛)作者把老头子比作“鱼鹰”,(图片展示鱼鹰),鱼鹰又被称为翱翔的猎手,它是捕鱼能力最强的一种鹰,它能在几十米高空飞行的时候,洞察水里的一切动静,发现猎物,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俯冲而下,将其抓住。作者说,我们的主人翁就是一只勇猛、敏捷的鱼鹰。(再读这段话,加深对老头子形象的理解)

(二)、深入赏析老头子的性格特点。

1、请同学们快读阅读课文,找出一句能概括老头子性格特点的句子。(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2、请大家跳读课文,找出能体现老头子自信的句子。

1)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2)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

3)他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

4)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

5)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6)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3、老头子为什么这么自信呢?(水上的技艺高超,对白洋淀的环境熟悉,已经无数次完成了任务)(请学生读这几句话,读出自信)

4、感受老头子的自尊。

   过渡:面对敌人的封锁,环境如此恶劣,老子却连说了三个“不怕”,不免让我们觉得老头子有些“过于自信”,也正是他的过于自信,导致了任务的失败。当大菱受伤后,他的心情糟糕透了。

1)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47自然段,体会他的心情。

2)该段中哪几句能集中体现老头子怎样的心情?

    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

这老脸呀?(自责、懊悔,正是来源于自尊)

3)齐读这两句,体会老头子的自尊。

5、赏析报仇的情节,体会老头子的智慧、勇敢。

过渡:老头子是如此的自尊,那么,面对大菱受伤,他能不报仇吗?请同学朗读相关段落。

1)提问:通过读老头子报仇的情节,同学们感受到了老头子怎样的人物形象呢?(智勇双全)请同学们找出细节来品析。

2)齐读6162自然段,注意体会对日本侵略者的恨。

(三)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通过文中一些具体的语句感知了老头子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个自信、自尊,智勇双全的人。他干瘦却很精神,他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却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鼓掌之间,置他们于死地,真可以说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

五、环境赏析。

过渡:《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到非常的凄惨,没有让人感到压抑,而是感到写得非常优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其中一个原因,是得益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绘。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揣摩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的作用。

1、画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四人一组讨论)

2、各组展示成果。

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里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的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3、小结

本文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艺术上融情入景,寄寓了作者深沉的情怀。希望大家能认真揣摩本文的景物描写,以便在今后自己的作文中充分的运用这一描写手法。

六、作业设计

写一写家乡的景物。(300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

护送         自信、自尊                              渲染故事气氛

       老头子                             环境描写    烘托人物精神

报仇         智勇双全                                加强抒情韵味

 
版权所有:裕安区青山乡中心学校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