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校务公开 教学科研 德育长廊 教育法规 学校活动 教师风采 家长学校 互动平台
关键字:
校园通知 更多>>
校长信箱
互动平台
家校联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精选论文

情深而味浓,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编辑日期:2014-5-23  作者/编辑:俞景明  阅读次数: 次  [关 闭]

情深而味浓,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前几天,课间没事,随手翻起一本语文书,翻到了课文《第一次抱母亲》(苏教版第八册)。由此,我想起了以前那让我难以忘怀的一节课。

2011330日,我有幸参加了裕安区教育局组织开展的六安市城北小学送教下乡活动。城北小学的省级教坛新星吴晓荣老师在青山乡石堰学校上了一节语文课,课题就是《第一次抱母亲》。时至今日,我仍然沉浸在那感人肺腑的音乐里,徜徉在专家老师深情的朗读中。回味着同学们深受感染的情境,我不禁仍心潮澎湃!

教学时,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复习旧知后,便进入这节课的重点:精读课文。先是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第一次抱母亲有怎样的感受,从而引出文章的动情点: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然后老师抓住文中重点词语让学生理解母亲的艰辛,体会到母亲的坚强、不怕吃苦和任劳任怨。

这时,吴老师又结合切身体会:自己母亲已离世,回忆与母亲在一起的日子是多么幸福!如今是多么怀念、思念母亲!此时适时播放那首令人潸然泪下的《母亲》。学生的情感已被完全触动了。这时老师抓住时机进行拓展:你最想为母亲做什么,用实际行动回报母亲。学生畅所欲言,流露真情。然后,老师以第五自然段为发力点,边指导看图片,边播放背景音乐,老师深情并茂的配乐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了那幸福温馨的场面,感悟到了浓浓的母子亲情。最后,老师再次拓展:可以写写想对母亲说的话、做的事,背诵《游子吟》。至此,品读课文全部结束。

我们以前或者现在仍然存在课堂上的,那些机械重复的抄写、孤立的理解或者“填鸭子”、“赶鸭子”式教学,势必事,这样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势必让语文课堂死气沉沉。如何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吴老师为我们作了极好的诠释。

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一个在老师引导和鼓励下,在问题与情感催动下,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和情境的体验活动,逐步形成能力与习惯的过程。能力和习惯的形成最重要的方式是读书。本节课上,吴老师参透了文本,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她留给了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了情境,读出了情感;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读出了话中意、弦外音,也给学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我觉得这确实是一节充满报恩深请的课,更是一节语文味很浓的课。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仅把课文读懂为教学目标,而这节课却有着开放的教学目标:在学会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感悟母亲无畏博大的胸怀的基础上,布置学生课后为母亲做一件事,切身体会对母亲的孝敬和热爱。这些事可以是倒一杯茶,洗一次脚,唱一首歌,做一顿饭。事情虽然容易做,却饱含浓浓亲情。可见,开放的教学目标,才能产生有活力的课堂。

另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显得更加开放。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课本内容的同时,吴老师能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对于逝去母亲的深切怀念,从另一方面让孩子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后来的拓展,师生齐背孟郊的《游子吟》,让同学们体会到孟郊的报恩之情,也再一次触动了孩子们的爱母之心。这也是“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处处学语文”的具体体现。

还有,传统的课堂要把一切问题解决在课内,老师面面俱到,生怕放过每一个细节。而开放的课堂则提倡把问题带出课堂,带回生活,带回家庭。结课时教师布置学生回家为母亲做一件事,能够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自己是否尊敬、孝敬长辈,自己是否是一个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好孩子。如此,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形成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总之,把语文课上得有味道,且情深而味浓,把语文课上得有新意,且开放而有活力,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愿这个想法能随着“母亲眼角的两行泪水”流入我们每个人的心田!

(营桥小学  潘远成

 
版权所有:裕安区青山乡中心学校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