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校务公开 教学科研 德育长廊 教育法规 学校活动 教师风采 家长学校 互动平台
关键字:
校园通知 更多>>
校长信箱
互动平台
家校联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优秀教案

建构话题是阅读教学的灵魂

编辑日期:2014-12-31  作者/编辑:俞景明  阅读次数: 次  [关 闭]

建构话题是阅读教学的灵魂

------阅读教学的一点感悟

裕安区青山乡营桥小学潘远成

著名的教育专家高林生说过:“一篇课文总要渗透作者与编者的中心意图、思想和导向,不管这种意图或导向是明显地表露,还是隐晦地蕴含,它的存在是不庸置疑的。大量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牢牢地抓住了中心意图,建构了与学生具有相似性的话题,那就有可能收到‘以一驭万’、‘振衣提领、百毛皆顺’的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建构话题是阅读教学的灵魂。

虽然《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就必须在阅读教学中要建构话题,因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没有话题,对话就会演变成漫无边际的“侃大山”。

 巧妙的话题能够帮助学生完成读书内化,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激情、表达的欲望,让学生在意境中感悟文章内容。话题是什么?话题就是阅读活动中所要解决的问题。话题从何而来?话题当然要从阅读教学中来。怎样建构话题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抓课题,由课题引出话题。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八册《人类的“老师“》一课时,就可以从课题入手,板书课题以后,老师激趣: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也许学生会说:人类的老师是谁?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这就是话题。教师就理所当然地引导:那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吧!如此,水到渠成。

抓重点词语建构话题。在学习《小稻秧遇险记》中,可以抓住“蛮不讲理”、“不由分说”、“气势汹汹”等几个重点词语,先让学生找出来,询问学生这些词语的意思,学生说不好,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表演课本剧,演绎这些词语,从而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了课文内容。

抓中心句建构话题。一些课文总有一句或几句在文中起着总结或突出中心的作用,抓住这些语句,就会引出很多话题。例如四年级上册第6课《徐悲鸿励志学画》中有一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是本文的主旨,读懂这句话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学习时,可以联系上文,让学生找一找徐悲鸿下了哪些功夫?徐悲鸿是怎样的一个有心人?然后再研读下文,让学生知道徐悲鸿取得了哪些成绩?如此,引出很多话题,采用这种由“中间”向“两头”辐射的策略,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

抓过渡句建构话题。例如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秦兵马俑》。教学时就可以抓住课文第三自然段:“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找到这个过渡段,从而引出话题:从这句话你知道什么?学生很容易答出,兵马俑两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教师再引导:哪些地方写兵马俑规模宏大?哪些地方写兵马俑类型众多?怎样写的?如果学生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教学目标就达到了。

抓文章中心建构话题。有的课文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或过渡句,但文章总会隐含有一中心话题。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中心话题,组织教学。比如教《珍珠鸟》一课,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着“为什么说信赖能够创造美好的情竟”这一中心话题,从课文中去寻找事例或方面,并抓住其中的重点词语、句子,通过反复地诵读去深化对“信赖”的感悟。

抓文章动情点建构话题。例如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次抱母亲》,教学时就可以抓住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这一句,抛出话题: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让学生认真体会,精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话中意,弦外音。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引用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表达交流,从而让学生学会有的放矢地探究。

抓住生发点建构话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性资源因素。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课堂教学的生发,要开拓与课文有联系的知识,补充新的内容,避免教材的局限,尽量使语文教学和现实生活密切结合起来。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就有学生提出:我不愿做像落花生那样的人,默默无闻;我要做像苹果、那样大胆展示自我的人。这个话题显然与教材的价值取向发生了矛盾,看孙老师是怎样引导的。他马上组织了个辩论会,做像落花生那样的人是正方,另一方是反方。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最后孙老师引导:现代生活既需要那样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也需要那些大胆展示自我、引领时尚的名人,但名人毕竟是少数。同学们要想成为有名人,必须要默默无闻、勤勤恳恳的学习工作,做出成绩,才能成名。同学也很信服。如此,正确引导课堂生成的问题,事半功倍。

建构话题方法很多,具体的教学环境,就会有许多具体的话题。虽然教师是阅读教学的引领者,但不能因为了话题而去机械建构话题,要充分尊重学生,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解读,师生民主的对话。教师要做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参考书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2、小学语文教学《新思维 新策略》(高林生 海南出版社)

3、小学语文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

 
版权所有:裕安区青山乡中心学校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