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活动演讲稿】
守规则 明礼仪
青山乡陶洪集学校七年级 魏苗苗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陶洪集学校七年级的学生魏苗苗,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规则,明礼仪》。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国人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衣冠仪表素来十分注重。我们是中学生,更应该守规范,明礼仪。
《史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还不是孔子学生的时候,性格鄙陋,言语粗俗,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以鸡豚之形作为顶冠和配饰。后来孔子以礼施教,子路依靠门人的帮助做了孔子的学生。
“戴鸡配豚”这个成语后来成了在装束习气等方面“没有教养”的代名词。同学们一定不希望“戴鸡配豚”的故事演绎在自己的身上,那么平时就应该做到着装得体,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另外,我们天天与老师、同学在一起,也要做到讲文明,讲礼貌。
古人云:慧于心而秀于言。与同学说话,能使心灵的聪慧得到交流,增加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情谊和相互增长知识。但是要起到这样的作用,说话时就要注意礼仪。那么与同学说话时应注意哪些礼仪呢?
与同学交谈,态度要诚恳、谦虚。语调平和,要关心同学的兴趣和情绪。听同学说话时,态度要认真,不可做其他事情,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话。如果要插话或提问,一定要先打招呼,若同学说得欠妥或说错了,应该在不伤害他人自尊心的情况下恳切委婉的指出。
同学们,仅仅知道这些文明常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生活、学习中去践行。让我们共同伸出文明的双手,一起为铸造和谐文明的校园而努力!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